毫不掩飾的說,全新 Mazda 3 是伴隨著爭議登場的。優秀的外觀和質感給人成熟大氣之美,而其後橋非獨立懸掛的設計又讓人覺得誠意不足。今天就跟著 INSERT 來一起實際驗證一下全新 Mazda 3 GT 到底成色多少吧。
Mazda 的設計永遠在體現著品牌精神,強大的精神屬性也讓 Mazda 系列車型在如今拼空間拼價格的大環境下顯的別具一格。
全新 Mazda 3 的車身寬度、高度和軸距都增加了不少,第一感覺已經不再是過去“小車”的感覺。而由於車身變大,引擎蓋和側身的線條更加流暢。
中網尺寸更大,配合圓形大燈可謂殺氣十足。引擎蓋上兩條十分突出的線條給前臉塑造出了更強的立體感。車身側面的工藝更側重在材質和明暗,車漆採用了匠塗工藝,工序更多更強調光線的反射,弱化了腰線,視覺效果更好,在大部分的光照情況下都能直觀看到層次分明的線條。
車尾能一下抓住眼球的當屬圓形尾燈,延續了上一代的設計,簡潔明快反而是點睛之筆,在夜晚有一種勾人魂魄的感覺。整個車尾沒有一絲多餘元素,伴隨著流動的線條賦予了整車水一般的美感。
內飾方面全新 Mazda 3 相較上一代的對稱式佈局有了大幅度的進化。材質上不僅用料精良,手感也很細膩緊實。配色方面我們測試的這台內飾是紅色與黑色皮革拼接,非常的有運動感。控制台也是紅色皮革包裹,細節上都能看出東方含蓄之美。
中控台秉承了日式美學中的留白和隔間理念,雖然層次和按鍵很多但是觀感上仍然很簡潔。值得一提的是此次 Mazda 3 的內飾通過立體結構巧妙的將空調和出風口隱藏了起來,突出了駕駛者的核心控制集中化。
儀錶盤採用傳統三圓盤造型,兩側為機械錶盤,中間為液晶錶盤,造型中規中矩。多媒體顯示屏為8.8寸,傳統的列表顯示方式,風格傳統,也呼應了低調含蓄的內飾風格。
娛樂系統支持時下流行的Apple 和 Android 等系統,通過駕駛者手旁的圓形按鈕來操作,反應和操作效率都不錯。其他功能方面,我們試駕的為 GT Sport 車型,包括天窗,方向盤和座椅加熱,主動剎車、車擋保持,抬頭顯示等功能十分齊全。值得一提的是全系標配 LED 大燈、倒車影像、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、電子手剎和 Autohold 等功能,作為一款平價車型來說可以說相當有誠意。
車內空間想來都不是 Mazda 主要的側重點,此次的 Mazda 3 也不例外。前排空間還不錯,後排空間略局促。如果是身高180左右的駕駛者的話,頭部大概3指,腿部空間大概4指,坐在後排確實會有些狹窄。
車內儲物空間數量不算多,中控台下方有一個手機大小的儲物格和兩個杯架,中央扶手箱前後移動打開,空間還是讓人滿意的,裡邊也有USB接口,使用上很方便。後排中間靠背可以放倒變成扶手,上邊也有兩個杯架。總體來說前排的儲物空間還不錯,尤其是中間的扶手箱使用頻率很高。後備箱尺寸在同尺寸車型中算大,深度不錯,如果放倒後排座椅後日常使用完全夠用。下方也有一定的儲物格可以使用,作為一款緊湊型車來說非常優秀。
接下來說一下動力系統。全新 Mazda GT 的發動機為 Skyactiv-G 2.5 自然吸氣直列四缸發動機,最大功率186馬力,最大扭矩186牛米,性能參數同級別車型中最強,並配以口碑極佳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。其他隱性的性能改變也不少,優化了發動機的燃燒效率,改進了活塞的形狀以產生更強的缸內氣流,同時噴油的壓力、火花塞等也都進行了優化,目的就是盡可能的節約能耗。在駕駛過程中,由於 Mazda 3 採用了全新的加速和自然吸氣系統,因此油門響應非常出色,感覺變速箱對於駕駛者對踏板的壓力反應很靈敏。降檔響應被弱化了,駕駛起來有更平順的感覺,也沒有了中低速駕駛狀態下油門的拖拽和頓挫感。
相信對於習慣了駕駛運動車型的駕駛者來說全新 Mazda 3的表現會令他們滿意。接下來說一下底盤和轉向的表現。阻尼適中,隨著速度增加或者轉彎角度變大,整個方向盤的力度變化很順暢細膩。在不太平坦的路面也不會顯的很顛簸,這得益於優秀的底盤懸掛系統。
上一代的 Mazda 3 的隔音系統不令人滿意。而此次全新 2020 Mazda 3 的隔音效果非常出色。車內有針對性的做了更多的隔音考慮,加之輪胎的降噪效果,甚至發動機和排氣管的噪音在駕駛過程中都幾乎可以忽視。更好的降噪表現也更突出了車內優秀的音響效果。全新 Mazda 3 車內搭載量身定做的12顆Bose®揚聲器,音質和立體感彷彿身臨其境,品質和清晰度也都提升了一個水準。
Insert點評
沒有盲目跟隨市場潮流,沒有浮誇的外觀和內飾,反而處處體現著東方的內斂之美,可以說Mazda已經做出了境界。而此次的 Mazda 3 不論是外觀還是發動機都給人一種成熟的感覺。作為一款2萬3起步的小轎跑來說,Mazda 3 給我們的早已經超出了車輛本身。如果您是小型轎跑的愛好者或者想要嘗試新的體驗,那麼相信 Mazda 3 一定是您理想的選擇
Info:Markham Mazda Text & Video: Derek Zhao Photo: Dina Ding